2019年度盘点十大健康流言

2019-12-30 09:09:32  阅读:1618 来源:卢旺盛

原标题:2019年度盘点:十大健康谣言

谣言是错误的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的秩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当我们面对谣言时,要明辨是否,发现后及时制止这种错误信息的传播。谣言止于智者。让我们一起看看2019年传播较远的健康谣言,剖析其内容,以正视听。

哪些是健康谣言?

流言内容: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这与长期服用降压西药关系重大。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性,药物“毒性”则会摧残心、脑、肾,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

辟谣内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身体靶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衰、肾衰、心梗、脑梗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并不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其次,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目前有少部分降压药确实会引起小部分人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局部水肿等,但通过对药物的调整,基本能解决上述副作用的出现。此外经科学证实,降压药基本没有成瘾性,不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

面对高血压,不用太担心也不能不重视,轻型患者能够最终靠生活方式调节降压;中型患者需要辅助药物,达标才是目的,同时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高血压的危害

流言内容:电子烟可以替代传统卷烟,其产品“健康无公害”,具有“无二手烟”“杜绝焦油等致癌物”“帮助戒烟”等效果,值得推广。

辟谣内容: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相对传统卷烟危害小一些,但电子烟中含有对健康有害的尼古丁。另外,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也一样会让人上瘾,有些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传统卷烟,所以抽电子烟并不能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吸烟者,为了健康需要努力,戒烟!

电子烟可用吗?

流言内容:据新闻媒体报道,一名20岁女孩不堪抑郁症折磨,发微博表示“我生了一场很久的病,这是最后一次自杀”。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就是太矫情,是一时想不开,或是由于意志不够坚强所导致的。

辟谣内容:抑郁症是一种当今社会上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杀。韩国影星因为抑郁症自杀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现象了,比如崔雪莉、张紫妍、崔真实、金钟铉、李恩珠等,令人痛惜,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情绪会让患者在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自己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或者质疑抑郁症患者,应当加大力度传播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正确看待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群体。

黑夜中的抑郁症

流言内容:胃酸是以盐作为原料产生的,盐能促进消化,低盐会使消化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同时低盐饮食可能会引起麸质过敏。另外国外有人因为低盐饮食,在极端高温天气里中暑而死。

辟谣内容: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内不能没有盐,但少量盐就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而且生活中的“隐形盐”无处不在,如牛奶、肉、饼干、面包、挂面等钠含量都不低。一般成人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以维持生理基本需要,过量摄入食盐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如引发高血压、骨质疏松甚至胃癌等疾病。目前成年人每天盐的推荐摄入量约为5至6克,而实际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达到了9至10克,远超健康标准,因此控盐、减盐才是正确做法。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因为气候炎热或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流失的时候,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如今我国大部分居民日常运动较少,夏天吹空调保持凉爽,导致排汗较少,所以绝大部分人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低盐饮食与麸质过敏并无关系,麸质过敏是谷物蛋白诱发的。

中国不良饮食上的习惯中第一位就是高盐,在限盐减盐之路上,我们仍需努力。请记住我们每人每天的盐摄入标准为6g。

盐,多少合适?

谣言内容:白米饭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而且白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7,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诱因。

辟谣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5年就表示,从未定义过什么“垃圾食品”。白米饭的升糖指数虽高,但正常食用并不可能影响到健康。此外,面条的升糖指数是82,馒头是88,相比而言,白米饭的升糖指数在主食类中并不算特别突出,而且营养丰富,正常食用没问题。当然从主食结构上,我们大家可以用杂粮替代精米白面,如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

白米饭

谣言内容:核桃是一种好吃的坚果,“多吃点核桃,核桃补脑,能变聪明”,这可能是你听到的最多的传说了。以形补形,吃核桃可以补脑 。

辟谣内容:“补脑”其实是个很宽泛的说法,核桃中含有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确实对大脑健康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但是这并不代表它能提高人的智商。此外,ω-3 不饱和脂肪酸也并非核桃独有,三文鱼、亚麻籽、花生以及很多其他坚果也都含有。要特别说明的是,相比于吃核桃,营养均衡和勤用脑对于大脑发育更加重要。

核桃,可以补脑;但并非传言中那么大

谣言内容:在谣言中,阿司匹林是神药,阿司匹林从最初的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扩展到抗血小板聚集,从川崎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及肿瘤防御,再到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及衰老等。因此,一日一片阿司匹林,再也不怕疾病来临

辟谣内容:事实上,阿司匹林有较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但也有明显的副作用。长期或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后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由于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偶尔也会出现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所以对阿司匹林,药是良药,可不要乱吃哦!治疗或长期用药需遵医嘱!

神奇的阿司匹林

谣言内容:经常在门诊听到患者说,颈动脉检查等于脑卒中筛查,颈动脉有斑块就会发生脑卒中。

辟谣内容:脑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颈动脉等检查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颅内血管的检查,以及更深入的斑块易损分析;是否发病还要看患者具不具有其它危险因素,一类是行为因素,最大的危险是吸烟嗜酒,第二个是精神压力过大,第三个是运动过少,还有睡眠不足、不健康饮食;疾病因素则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血脂异常等。所以即使有颈动脉斑块也不要紧张,它不一定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卒中,需要深入分析其狭窄程度和易损性,并作相应处理。颈动脉筛查只是卒中筛查的一个初步检查。

谣言内容:很多病人认为输液比吃药更为有效。目前,中国已成为一个输液大国,所有的医院都有输液室,一到秋冬季,就有大量的脑血管病患者到医院来输液,疏通血管,预防卒中。但对于预防卒中,输液真的有效果吗?

辟谣内容:其实在卒中早期,输液有明显效果的并不多。在我们国家的卒中防治指南里,几乎也没有输液预防卒中这一条,卒中预防主要还是以他汀类、抗血小板和降压类药物为主,只有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才需要静脉输液。不恰当的输液只会使病情更重,而且会有输液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增加医疗成本。

谣言内容: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体重会明显减轻。二甲双胍可以用作肥胖者的减肥药物。

辟谣内容:二甲双胍本质上是降糖药,它本身不是减肥药。二甲双胍为什么能减肥?是因为吃了它后有一些胃肠道的反应,如恶心、腹胀等胃肠道不适,甚至很多人存在腹泻的情况。二甲双胍还会对我们的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大的并发症就是酮症酸中毒,乳酸过多,因此其临床应用需谨慎。其它有关二甲双胍可以抗衰老的流言也需要慎重对待。

— THE END —

神经介入资讯,神经介入最专业的平台

责任编辑:

 
 
2019年度盘点十大健康流言_中华健康网

2019年度盘点十大健康流言

   日期:2019-12-30     作者:卢旺盛    浏览:1618    评论:0    
核心提示:原标题:2019年度盘点:十大健康谣言谣言是错误的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的秩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当我们面对谣言时,

原标题:2019年度盘点:十大健康谣言

谣言是错误的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的秩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当我们面对谣言时,要明辨是否,发现后及时制止这种错误信息的传播。谣言止于智者。让我们一起看看2019年传播较远的健康谣言,剖析其内容,以正视听。

哪些是健康谣言?

流言内容: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这与长期服用降压西药关系重大。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性,药物“毒性”则会摧残心、脑、肾,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

辟谣内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身体靶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衰、肾衰、心梗、脑梗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并不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其次,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目前有少部分降压药确实会引起小部分人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局部水肿等,但通过对药物的调整,基本能解决上述副作用的出现。此外经科学证实,降压药基本没有成瘾性,不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

面对高血压,不用太担心也不能不重视,轻型患者能够最终靠生活方式调节降压;中型患者需要辅助药物,达标才是目的,同时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高血压的危害

流言内容:电子烟可以替代传统卷烟,其产品“健康无公害”,具有“无二手烟”“杜绝焦油等致癌物”“帮助戒烟”等效果,值得推广。

辟谣内容: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相对传统卷烟危害小一些,但电子烟中含有对健康有害的尼古丁。另外,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也一样会让人上瘾,有些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传统卷烟,所以抽电子烟并不能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吸烟者,为了健康需要努力,戒烟!

电子烟可用吗?

流言内容:据新闻媒体报道,一名20岁女孩不堪抑郁症折磨,发微博表示“我生了一场很久的病,这是最后一次自杀”。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就是太矫情,是一时想不开,或是由于意志不够坚强所导致的。

辟谣内容:抑郁症是一种当今社会上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杀。韩国影星因为抑郁症自杀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现象了,比如崔雪莉、张紫妍、崔真实、金钟铉、李恩珠等,令人痛惜,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情绪会让患者在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自己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或者质疑抑郁症患者,应当加大力度传播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正确看待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群体。

黑夜中的抑郁症

流言内容:胃酸是以盐作为原料产生的,盐能促进消化,低盐会使消化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同时低盐饮食可能会引起麸质过敏。另外国外有人因为低盐饮食,在极端高温天气里中暑而死。

辟谣内容: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内不能没有盐,但少量盐就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而且生活中的“隐形盐”无处不在,如牛奶、肉、饼干、面包、挂面等钠含量都不低。一般成人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以维持生理基本需要,过量摄入食盐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如引发高血压、骨质疏松甚至胃癌等疾病。目前成年人每天盐的推荐摄入量约为5至6克,而实际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达到了9至10克,远超健康标准,因此控盐、减盐才是正确做法。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因为气候炎热或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流失的时候,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如今我国大部分居民日常运动较少,夏天吹空调保持凉爽,导致排汗较少,所以绝大部分人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低盐饮食与麸质过敏并无关系,麸质过敏是谷物蛋白诱发的。

中国不良饮食上的习惯中第一位就是高盐,在限盐减盐之路上,我们仍需努力。请记住我们每人每天的盐摄入标准为6g。

盐,多少合适?

谣言内容:白米饭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而且白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7,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诱因。

辟谣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5年就表示,从未定义过什么“垃圾食品”。白米饭的升糖指数虽高,但正常食用并不可能影响到健康。此外,面条的升糖指数是82,馒头是88,相比而言,白米饭的升糖指数在主食类中并不算特别突出,而且营养丰富,正常食用没问题。当然从主食结构上,我们大家可以用杂粮替代精米白面,如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

白米饭

谣言内容:核桃是一种好吃的坚果,“多吃点核桃,核桃补脑,能变聪明”,这可能是你听到的最多的传说了。以形补形,吃核桃可以补脑 。

辟谣内容:“补脑”其实是个很宽泛的说法,核桃中含有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确实对大脑健康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但是这并不代表它能提高人的智商。此外,ω-3 不饱和脂肪酸也并非核桃独有,三文鱼、亚麻籽、花生以及很多其他坚果也都含有。要特别说明的是,相比于吃核桃,营养均衡和勤用脑对于大脑发育更加重要。

核桃,可以补脑;但并非传言中那么大

谣言内容:在谣言中,阿司匹林是神药,阿司匹林从最初的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扩展到抗血小板聚集,从川崎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及肿瘤防御,再到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及衰老等。因此,一日一片阿司匹林,再也不怕疾病来临

辟谣内容:事实上,阿司匹林有较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但也有明显的副作用。长期或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后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由于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偶尔也会出现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所以对阿司匹林,药是良药,可不要乱吃哦!治疗或长期用药需遵医嘱!

神奇的阿司匹林

谣言内容:经常在门诊听到患者说,颈动脉检查等于脑卒中筛查,颈动脉有斑块就会发生脑卒中。

辟谣内容:脑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颈动脉等检查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颅内血管的检查,以及更深入的斑块易损分析;是否发病还要看患者具不具有其它危险因素,一类是行为因素,最大的危险是吸烟嗜酒,第二个是精神压力过大,第三个是运动过少,还有睡眠不足、不健康饮食;疾病因素则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血脂异常等。所以即使有颈动脉斑块也不要紧张,它不一定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卒中,需要深入分析其狭窄程度和易损性,并作相应处理。颈动脉筛查只是卒中筛查的一个初步检查。

谣言内容:很多病人认为输液比吃药更为有效。目前,中国已成为一个输液大国,所有的医院都有输液室,一到秋冬季,就有大量的脑血管病患者到医院来输液,疏通血管,预防卒中。但对于预防卒中,输液真的有效果吗?

辟谣内容:其实在卒中早期,输液有明显效果的并不多。在我们国家的卒中防治指南里,几乎也没有输液预防卒中这一条,卒中预防主要还是以他汀类、抗血小板和降压类药物为主,只有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才需要静脉输液。不恰当的输液只会使病情更重,而且会有输液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增加医疗成本。

谣言内容: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体重会明显减轻。二甲双胍可以用作肥胖者的减肥药物。

辟谣内容:二甲双胍本质上是降糖药,它本身不是减肥药。二甲双胍为什么能减肥?是因为吃了它后有一些胃肠道的反应,如恶心、腹胀等胃肠道不适,甚至很多人存在腹泻的情况。二甲双胍还会对我们的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大的并发症就是酮症酸中毒,乳酸过多,因此其临床应用需谨慎。其它有关二甲双胍可以抗衰老的流言也需要慎重对待。

— THE END —

神经介入资讯,神经介入最专业的平台

责任编辑:

 
打赏
 
更多>同类要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要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