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扎堆推进遇阻市场期待更优临床价值新药

2021-06-23 08:41:22  阅读:86440 来源:

  6月22日讯 3月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奥泰)宣布终止BAT8003以及BAT1306两款新药的临床试验。早在2月8日,百奥泰宣布终止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用药BAT8001的临床试验。仅仅一个月内,百奥泰接连宣布终止研发3款新药项目,包括两款ADC药物和一款PD-1药物。据统计,百奥泰在三个项目上的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4亿元。

  如果把百奥泰接连终止两款ADC药物的开发看作是技术上的审慎,那么退出PD-1赛道或许更多是出于市场风险的考量。对于终止PD-1单抗BAT1306研究,百奥泰在公告中解释称,从各家PD-1单抗临床数据看,预计未来2到3年,全球上市的PD-1产品将可能超过20个。中国则是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全球154个PD-1中有85个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研发,全球和国内PD-1研发赛道已十分拥挤,众多研发竞品也加剧了CRO公司竞争,推高了开发成本。

  热门靶点现“高水平重复”

  据CDE临床备案登记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共有484项PD-1新药临床试验初次公示。此外,还有50多款PD-1处于待上市阶段。无独有偶,过去两年,基于CD19靶点的CAR-T疗法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最热门的赛道,甚至一度超过了PD-1。据业内统计,国内基于CD19靶点的CAR-T疗法项目比PD-1/PD-L1的两倍还多,临床试验登记超过200项。

  除了当下最热门的PD-1/PD-L1和CD19靶点外,国内创新药研发大多集中多靶点激酶抑制剂(TKI)、CDK4/6、EGFR、HER2、TNF、BTK、FGFR、PARP等靶点,“扎堆”现象非常严重。

  究其原因,首先,国内外市场都对肿瘤治疗产品有较大需求,且肿瘤药往往价格昂贵,有充足的利润空间,若能在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上取得突破,市场回报率高;其次,肿瘤免疫学研究近年来突飞猛进,推动了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加速,企业可选择开发靶点数量迅速增加;第三,肿瘤临床研究病例数要求较少,安全性数据要求较低,研究周期相对缩短;第四,国家药监局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肿瘤防治药品进行优先审评审批,加速产品获批上市。

  随着2015年以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药品审评积压状况得到显著改善,MAH等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初创型研发企业的投入要求,企业申报数量和创新药品种获批数量较此前都有显著提升,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助力,国内企业的研发类型正从单纯的Me-too/Me-better发展为Fast-follow甚至逐步追求First-in-class(FIC)。

  Me-too药物存在长期市场风险

  过去由于国内新药研发基础薄弱、医保支付制度不健全等诸多原因,我国创新药研发主要处于“Me too”到“Me-better”阶段。

  由于创新药研发的高风险,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现阶段的早期研发只集中在已发现甚至已得到验证、研发失败率低的分子这个层面,因此造成“扎堆”和同质化竞争现状。通常,Me-too药物开发模式为:挑选一个热门靶点,确定化合物骨架和标杆化合物(常常以已经上市新药为参照),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避开原研药物专利,通过完整的临床开发成为上市新药。从研发角度来看,相比于FIC药物,Me-too药物开发模式最大的优点是研发周期短、开发成本低、成功率高,也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

  基于国内研究经验和风险角度考虑,从低风险的Me-too药物介入,不失为我国药企切入新药研发的重要途径。

  从市场端来看,Me-too药物的长期风险远远大于FIC药物。Me-too药物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药品支付环境对Me-t oo药物的态度;二是Me-too药物需要在FIC上市与仿制药上市时间窗口内求生存,上市时间面临竞争产品的严重冲击。

  一般来说,药品上市顺序对市占率大小起关键作用,FIC类药品平均获得45%左右的市占率,但这是建立在商业化能力相近的药企上。在国内市场,商业化能力的差异对药品市占率和销售额爬坡起着关键作用。例如,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与竞争对手同时上市,但凭借其在国内肿瘤领域的龙头地位很快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医保谈判或成为PD-1研发分水岭

  2020年12月28日,2020年医保谈判结果出炉。三家企业君实、恒瑞、百济神州的PD-1单抗大幅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基本是国产PD-1的定价上限,也无限接近下限。对那些产品尚在研发途中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来说,产品如果没有明显优于同靶点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百科、更好地解决患者需求,就会失去存活机会。

  更为严重的是,PD-1/PD-L1药物“扎堆”也不过是国内药企创新药研发同质化的一个缩影,其结果是企业并未获得预期市场收益,有限的临床资源被浪费在大量重复的研发项目上。资本盲目投入导致泡沫产生,不仅浪费大量资金,同时使真正具有价值百科的原创药物研发项目进入困境。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进入医保谈判,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基于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与同适应症新药相比具有高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百科,即性价比高的原创性创新药无疑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新药研发扎堆推进遇阻市场期待更优临床价值新药_中华健康网

新药研发扎堆推进遇阻市场期待更优临床价值新药

   日期:2021-06-23     浏览:86440    评论:0    
核心提示:  6月22日讯 3月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奥泰)宣布终止BAT8003以及BAT1306两款新药的临

  6月22日讯 3月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奥泰)宣布终止BAT8003以及BAT1306两款新药的临床试验。早在2月8日,百奥泰宣布终止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用药BAT8001的临床试验。仅仅一个月内,百奥泰接连宣布终止研发3款新药项目,包括两款ADC药物和一款PD-1药物。据统计,百奥泰在三个项目上的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4亿元。

  如果把百奥泰接连终止两款ADC药物的开发看作是技术上的审慎,那么退出PD-1赛道或许更多是出于市场风险的考量。对于终止PD-1单抗BAT1306研究,百奥泰在公告中解释称,从各家PD-1单抗临床数据看,预计未来2到3年,全球上市的PD-1产品将可能超过20个。中国则是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全球154个PD-1中有85个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研发,全球和国内PD-1研发赛道已十分拥挤,众多研发竞品也加剧了CRO公司竞争,推高了开发成本。

  热门靶点现“高水平重复”

  据CDE临床备案登记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共有484项PD-1新药临床试验初次公示。此外,还有50多款PD-1处于待上市阶段。无独有偶,过去两年,基于CD19靶点的CAR-T疗法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最热门的赛道,甚至一度超过了PD-1。据业内统计,国内基于CD19靶点的CAR-T疗法项目比PD-1/PD-L1的两倍还多,临床试验登记超过200项。

  除了当下最热门的PD-1/PD-L1和CD19靶点外,国内创新药研发大多集中多靶点激酶抑制剂(TKI)、CDK4/6、EGFR、HER2、TNF、BTK、FGFR、PARP等靶点,“扎堆”现象非常严重。

  究其原因,首先,国内外市场都对肿瘤治疗产品有较大需求,且肿瘤药往往价格昂贵,有充足的利润空间,若能在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上取得突破,市场回报率高;其次,肿瘤免疫学研究近年来突飞猛进,推动了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加速,企业可选择开发靶点数量迅速增加;第三,肿瘤临床研究病例数要求较少,安全性数据要求较低,研究周期相对缩短;第四,国家药监局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肿瘤防治药品进行优先审评审批,加速产品获批上市。

  随着2015年以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药品审评积压状况得到显著改善,MAH等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初创型研发企业的投入要求,企业申报数量和创新药品种获批数量较此前都有显著提升,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助力,国内企业的研发类型正从单纯的Me-too/Me-better发展为Fast-follow甚至逐步追求First-in-class(FIC)。

  Me-too药物存在长期市场风险

  过去由于国内新药研发基础薄弱、医保支付制度不健全等诸多原因,我国创新药研发主要处于“Me too”到“Me-better”阶段。

  由于创新药研发的高风险,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现阶段的早期研发只集中在已发现甚至已得到验证、研发失败率低的分子这个层面,因此造成“扎堆”和同质化竞争现状。通常,Me-too药物开发模式为:挑选一个热门靶点,确定化合物骨架和标杆化合物(常常以已经上市新药为参照),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避开原研药物专利,通过完整的临床开发成为上市新药。从研发角度来看,相比于FIC药物,Me-too药物开发模式最大的优点是研发周期短、开发成本低、成功率高,也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

  基于国内研究经验和风险角度考虑,从低风险的Me-too药物介入,不失为我国药企切入新药研发的重要途径。

  从市场端来看,Me-too药物的长期风险远远大于FIC药物。Me-too药物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药品支付环境对Me-t oo药物的态度;二是Me-too药物需要在FIC上市与仿制药上市时间窗口内求生存,上市时间面临竞争产品的严重冲击。

  一般来说,药品上市顺序对市占率大小起关键作用,FIC类药品平均获得45%左右的市占率,但这是建立在商业化能力相近的药企上。在国内市场,商业化能力的差异对药品市占率和销售额爬坡起着关键作用。例如,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与竞争对手同时上市,但凭借其在国内肿瘤领域的龙头地位很快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医保谈判或成为PD-1研发分水岭

  2020年12月28日,2020年医保谈判结果出炉。三家企业君实、恒瑞、百济神州的PD-1单抗大幅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基本是国产PD-1的定价上限,也无限接近下限。对那些产品尚在研发途中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来说,产品如果没有明显优于同靶点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百科、更好地解决患者需求,就会失去存活机会。

  更为严重的是,PD-1/PD-L1药物“扎堆”也不过是国内药企创新药研发同质化的一个缩影,其结果是企业并未获得预期市场收益,有限的临床资源被浪费在大量重复的研发项目上。资本盲目投入导致泡沫产生,不仅浪费大量资金,同时使真正具有价值百科的原创药物研发项目进入困境。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进入医保谈判,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基于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与同适应症新药相比具有高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百科,即性价比高的原创性创新药无疑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打赏
 
更多>同类要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要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