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

2017-09-06 13:32:58  阅读:9795 来源:本站原创吴倩莲

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到了三伏节气对于很多疾病而言,都是非常不错的时机。三伏贴在很多病症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慢性阻塞性肺、支气管哮喘、小儿哮喘都是典型的疾病。因此,三伏贴的配方就成为了比较关注的问题。那么,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

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有关三贴的配方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三伏贴治疗的疾病基本都是很复杂的,需要全面性的进行治疗,即使我们清楚了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也不能单纯的只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综合性的医治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 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

适应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不适宜贴敷的情况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

贴敷后的反应

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后开始,横跨“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伏,共30天,还有些年份是40天。

为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什么情况不能贴?以下几类情况的人不宜做“三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咳嗽、腹泻者最好也不急于做贴敷治疗。贴前要做哪些准备?首次贴敷的患者应提前调整好心态,最起码要对贴敷疗法有信心。去贴敷当日,最好穿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油性皮肤者宜在浴后或清洗背部后进行贴敷。三伏贴是一种穴位贴,用这种贴膏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相当会比较安全,需要提醒的是,其实三伏贴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只限制于三伏天能够使用。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是有效果的,但是三伏天用的效果是会比较好一些。

“三伏贴”的功效?

每年夏季当三伏天临近时,很多人都会开始咨询“三伏贴敷”的各种问题,对于一些“冬病”,夏季时多为缓解期,根据中医“急期治其标,缓期治其本”的治疗理论,很多人都会抓住三伏天的有利时机,将冬天里好发的一些疾病,趁着天阳气最旺盛、人体经络疏松之时,药物易于渗入人体直至病灶的特点,对脏腑进行调理,以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达到预防或减少疾病。

中医专家说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那么,“冬病夏治”是不是人人都适宜,所有人都能用三伏贴吗?

“冬病夏治”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所以,在选择“冬病夏治”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属于疾病状态呢,还是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如果是疾病期,则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此外,中医贴敷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原本还有正在服药的话,在敷药期间也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_中华健康网

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

   日期:2017-09-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倩莲    浏览:9795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到了三伏节气对于很多疾病而言,都是非常不错的时机。三伏贴在很多病症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慢

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到了三伏节气对于很多疾病而言,都是非常不错的时机。三伏贴在很多病症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慢性阻塞性肺、支气管哮喘、小儿哮喘都是典型的疾病。因此,三伏贴的配方就成为了比较关注的问题。那么,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

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有关三贴的配方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三伏贴治疗的疾病基本都是很复杂的,需要全面性的进行治疗,即使我们清楚了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也不能单纯的只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综合性的医治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 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

适应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不适宜贴敷的情况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

贴敷后的反应

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后开始,横跨“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伏,共30天,还有些年份是40天。

为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什么情况不能贴?以下几类情况的人不宜做“三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咳嗽、腹泻者最好也不急于做贴敷治疗。贴前要做哪些准备?首次贴敷的患者应提前调整好心态,最起码要对贴敷疗法有信心。去贴敷当日,最好穿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油性皮肤者宜在浴后或清洗背部后进行贴敷。三伏贴是一种穴位贴,用这种贴膏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相当会比较安全,需要提醒的是,其实三伏贴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只限制于三伏天能够使用。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是有效果的,但是三伏天用的效果是会比较好一些。

“三伏贴”的功效?

每年夏季当三伏天临近时,很多人都会开始咨询“三伏贴敷”的各种问题,对于一些“冬病”,夏季时多为缓解期,根据中医“急期治其标,缓期治其本”的治疗理论,很多人都会抓住三伏天的有利时机,将冬天里好发的一些疾病,趁着天阳气最旺盛、人体经络疏松之时,药物易于渗入人体直至病灶的特点,对脏腑进行调理,以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达到预防或减少疾病。

中医专家说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那么,“冬病夏治”是不是人人都适宜,所有人都能用三伏贴吗?

“冬病夏治”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所以,在选择“冬病夏治”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属于疾病状态呢,还是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如果是疾病期,则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此外,中医贴敷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原本还有正在服药的话,在敷药期间也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打赏
 
更多>同类要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要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