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具体表现及治疗

2018-04-04 16:48:47  阅读:5755 来源:本站原创金城武

  急性脊髓炎发病急,以脊髓损害为主,可在数小时内致使患者下肢感觉完全缺失,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于急性脊髓炎大家了解多少呢?了解急性脊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时间上抢得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了解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和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炎的一种,在临床中,一般脊髓炎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其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原性感染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本文只对急性脊髓炎,亦即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着重介绍。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多为感染后诱发,个别为疫苗接种后或隐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该病是指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进行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或坏死,病变常局限于脊髓的数个节段,主要病理改变为髓鞘肿胀、脱失、周围淋巴细胞显著增生、轴索变性、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胸髓最常受累,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

  病因直接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包括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等许多感染因子都可能与本病有关,但其脑脊液未检出病毒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检查

  检查优先选择的检查为脊髓MRI和脑脊液检查。

  1.脊髓MRI

  典型MRI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但有的病例可始终无异常。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若脊髓严重肿胀造成梗阻则压颈试验异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正常。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先天性心脏病”这个医学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呢?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很多人都想知道先天性心脏病能否治愈?治愈后的身体状况如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活多久?今天,小编就将这些问题汇总起来,让大家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首先,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呢?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也是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比例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也可根据有无分流分为三类:无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至左分流(如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类。

  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而无需任何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校正畸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效果已经极大提高,目前多数患者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临床表现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复杂而严重的畸形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简单的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仍然会潜在地发展加重,需要及时诊治,以免失去手术机会。主要症状有:

  1.经常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

  2.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

  3.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平时呼吸急促。

  4.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差。

  5.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闹或活动后青紫,杵状指趾(甲床如锤子一样隆起)。

  6.喜欢蹲踞、晕厥、咯血。

  7.听诊发现心脏有杂音。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炎的可怕之处就在其可发病与各种年龄段,特别是青年和壮年人群,且男女发病几率相当,约为1~4/100万,可出现于任何人群,尤以农民多见。全年散在发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时较多。病前数天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或有过劳、外伤等诱因。

  急性脊髓炎为急性发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先有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的相应腰背部酸痛或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

  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若发生并发症,则可以延长。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

病变平面以下的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在感觉障碍平面的上缘可有束带状感觉过敏区。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以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早期尿潴留,大便排出困难。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个别患者病后脊髓损害平面逐渐上升,波及颈段和延髓,出现四肢瘫、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呼吸肌麻痹,很快死亡,这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无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大多数脊髓炎患者在起病后8周内症状开始恢复,至3~6个月后恢复速度开始减慢,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遗留后遗症,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中等程度后遗症。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严重后遗型。

  急性脊髓炎病程一般为单向,但是在一部分患者中,急性脊髓炎为其首发症状,病灶继而可以累及到视神经,大脑白质或再次累及脊髓,从而演变为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或者复发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

  对于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一般分为护理和药物治疗两个部分: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

  (1)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2)排尿障碍者应保留无菌导尿管,每4~6小时放开引流管1次。当膀胱功能恢复,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不再导尿,以防止膀胱痉挛,体积缩小。

  (3)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拍背、吸痰,易受压部位加用气垫或软垫以防发生压疮。皮肤发红部位可用10%酒精或温水轻揉,并涂以3.5%安息香酊,有溃疡形成者应及时换药,应用压疮贴膜。

  (4瘫痪下肢可用简易支架或穿新布鞋维持足背功能位,每日做数次被动运动。禁用热水袋取暖,防止烫伤。

  (5)对排便困难者,服用缓泻剂或用肥皂水灌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药物治疗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常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0~15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7~14天后,改泼尼松30~40mg,日服1次。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逐渐减量停服。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2)免疫球蛋白连用3~5天为1疗程。

  (2)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B12、B6 及维生素c、辅酶A、ATP、肌苷等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康复锻炼

  急性瘫痪期需保持功能位置,并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的功能练习,改善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强直,当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功能运动,使其早日康复。

  预后取决于急性脊髓炎损害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合并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者常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结语:急性脊髓炎是非常可怕的,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急性脊髓炎并无特效治疗,只能通过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来恢复,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急性脊髓炎的相关知识。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具体表现及治疗_中华健康网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具体表现及治疗

   日期:2018-04-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金城武    浏览:5755    评论:0    
核心提示:  急性脊髓炎发病急,以脊髓损害为主,可在数小时内致使患者下肢感觉完全缺失,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于急性脊

  急性脊髓炎发病急,以脊髓损害为主,可在数小时内致使患者下肢感觉完全缺失,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于急性脊髓炎大家了解多少呢?了解急性脊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时间上抢得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了解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和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炎的一种,在临床中,一般脊髓炎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其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原性感染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本文只对急性脊髓炎,亦即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着重介绍。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多为感染后诱发,个别为疫苗接种后或隐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该病是指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进行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或坏死,病变常局限于脊髓的数个节段,主要病理改变为髓鞘肿胀、脱失、周围淋巴细胞显著增生、轴索变性、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胸髓最常受累,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

  病因直接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包括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等许多感染因子都可能与本病有关,但其脑脊液未检出病毒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检查

  检查优先选择的检查为脊髓MRI和脑脊液检查。

  1.脊髓MRI

  典型MRI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但有的病例可始终无异常。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若脊髓严重肿胀造成梗阻则压颈试验异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正常。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先天性心脏病”这个医学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呢?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很多人都想知道先天性心脏病能否治愈?治愈后的身体状况如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活多久?今天,小编就将这些问题汇总起来,让大家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首先,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呢?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也是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比例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也可根据有无分流分为三类:无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至左分流(如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类。

  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而无需任何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校正畸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效果已经极大提高,目前多数患者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临床表现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复杂而严重的畸形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简单的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仍然会潜在地发展加重,需要及时诊治,以免失去手术机会。主要症状有:

  1.经常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

  2.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

  3.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平时呼吸急促。

  4.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差。

  5.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闹或活动后青紫,杵状指趾(甲床如锤子一样隆起)。

  6.喜欢蹲踞、晕厥、咯血。

  7.听诊发现心脏有杂音。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炎的可怕之处就在其可发病与各种年龄段,特别是青年和壮年人群,且男女发病几率相当,约为1~4/100万,可出现于任何人群,尤以农民多见。全年散在发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时较多。病前数天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或有过劳、外伤等诱因。

  急性脊髓炎为急性发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先有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的相应腰背部酸痛或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

  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若发生并发症,则可以延长。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

病变平面以下的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在感觉障碍平面的上缘可有束带状感觉过敏区。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以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早期尿潴留,大便排出困难。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个别患者病后脊髓损害平面逐渐上升,波及颈段和延髓,出现四肢瘫、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呼吸肌麻痹,很快死亡,这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无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大多数脊髓炎患者在起病后8周内症状开始恢复,至3~6个月后恢复速度开始减慢,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遗留后遗症,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中等程度后遗症。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严重后遗型。

  急性脊髓炎病程一般为单向,但是在一部分患者中,急性脊髓炎为其首发症状,病灶继而可以累及到视神经,大脑白质或再次累及脊髓,从而演变为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或者复发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

  对于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一般分为护理和药物治疗两个部分: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

  (1)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2)排尿障碍者应保留无菌导尿管,每4~6小时放开引流管1次。当膀胱功能恢复,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不再导尿,以防止膀胱痉挛,体积缩小。

  (3)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拍背、吸痰,易受压部位加用气垫或软垫以防发生压疮。皮肤发红部位可用10%酒精或温水轻揉,并涂以3.5%安息香酊,有溃疡形成者应及时换药,应用压疮贴膜。

  (4瘫痪下肢可用简易支架或穿新布鞋维持足背功能位,每日做数次被动运动。禁用热水袋取暖,防止烫伤。

  (5)对排便困难者,服用缓泻剂或用肥皂水灌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药物治疗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常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0~15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7~14天后,改泼尼松30~40mg,日服1次。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逐渐减量停服。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2)免疫球蛋白连用3~5天为1疗程。

  (2)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B12、B6 及维生素c、辅酶A、ATP、肌苷等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康复锻炼

  急性瘫痪期需保持功能位置,并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的功能练习,改善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强直,当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功能运动,使其早日康复。

  预后取决于急性脊髓炎损害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合并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者常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结语:急性脊髓炎是非常可怕的,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急性脊髓炎并无特效治疗,只能通过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来恢复,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急性脊髓炎的相关知识。

 
打赏
 
更多>同类要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要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