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处有什么》我又看到了什么?

2017-09-15 12:04:11  阅读:5990 来源:网易科技马国明

糊涂大仙儿 评论 黑处有什么

我在黑出看到了骚动。
文 / 糊涂大仙
我在黑处看到了什么——骚动。
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王一淳的这部观众期待已久的“黑暗”之作,已经上映了几天了。现场,女生偏多。多少能闻出来点女性的文艺气息。评分:6.7。

怎么给影片的主题定义呢?悬疑?恐怖?怀旧?青春?总之,光是影片的名字《黑处有什么》,就让人有了一些想象。

影片以一起芦苇荡里被奸杀的女尸开始,这也是第一条主线。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悬疑的破案片。但是它的确从开始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死尸出现后,骚动就开始了。看热闹的不怕事大的群众,饶有趣味的对尸体本身的指点,对奸杀过程的意淫,对凶手的描述和猜想。侦查科的人员里,男主角(女主角父亲)的出现,是唯一令人温暖的地方。但是领导为了节省胶卷,让男主角少拍几张的对话,让人看了简直滑稽!
男主人公,也就是女主人公的父亲,90年代初典型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责任心,做事儿不含糊,思想保守,脾气还犟。影片中关于这样的人物,往往会给人一种平时不得意,在关键时候能发挥,给人靠谱的感觉。在后面案件从进展不下去到无凭无据乱抓人的气氛上升中,男主人公挨家挨户的询问发廊找寻真相的情景,便是对时代中普通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态度的一种赞扬。
第二条主线,是新旧时代下,女主人公内心的骚动。对两代人的观念的叛逆,对性的懵懂和好奇。影片很具体的刻画出了当时中学女生的内心的各种疑惑并自行寻找答案的过程,由好奇,到偷偷地在字典里查询“强奸”的含义,夜里自己看“女人怀孕”的相关书籍,甚至晚上偷偷观察父母干什么,再到在隔壁一屋子男生观看“爱情片”时,从门缝里偷瞄,用耳朵倾听。结果阴差阳错的被民警抓了个正着,被民警和父亲来了场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些从女孩的角度对寻找“真相”的刻画,和影片整体“凶杀案件”的“真相调查”相呼应,既让人觉得好笑,又让人保持着警觉。

另外学校的宣传广告与流行音乐的对比,那是整个社会和人心对新事物,新思想的一种追求。女主角在课堂上的不露声色,在课堂之外自娱自乐的唱着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说,影片一系列的经典歌曲,加分了。小虎队,齐秦等90年代的星光灿烂的音乐时代,总能让人感到怀念和舒心。
当然,影片并没有一味的宣扬青春气息的个性,反而比较折中,客观。个人觉得这个度把握的很好。当时被“奸杀案”笼罩的氛围下,父亲的提醒和批评是必然的,并没有为了表扬新时代青春的个性,而站在女主角这一边。男主角父亲的破口大骂,是愤怒,更是心疼。后来又温和的问出三个“为什么”问题,都很直白了表现了无论任何时代,父亲对子女的无私的爱。

还有男主角恪尽职守和同事张树林糊弄事儿的讽刺,前者被降职,后者却被评为先进个人。张树林乱抓凶手,不务正事儿的做法,到头来却让自己的女儿遭了秧,还好结尾的明信片,告诉观众死者不是张雪,也算给了给观众一个温暖的结局。

一部悬疑青春剧,之所以可以引起共鸣,在于没有拘泥于主人公个人的青春成长历程,而是通过刻画各个角度的场景,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气息。
黑处有什么,有黑暗,有光亮,有父女的情,有男女的爱。有过去,也有未来。当然,更多的是未知。我们拨开眼前的黑幕,一眼望去,就像结尾处小女孩拨开一望无际的芦苇叶,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去发现,去寻找,追随着这个时代下那一颗骚动的心。
作者 糊涂大仙儿
 
 
《黑处有什么》我又看到了什么?_中华健康网

《黑处有什么》我又看到了什么?

   日期:2017-09-15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马国明    浏览:5990    评论:0    
核心提示:糊涂大仙儿 评论 黑处有什么我在黑出看到了骚动。文 / 糊涂大仙 我在黑处看到了什么——骚动。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王一
糊涂大仙儿 评论 黑处有什么

我在黑出看到了骚动。
文 / 糊涂大仙
我在黑处看到了什么——骚动。
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王一淳的这部观众期待已久的“黑暗”之作,已经上映了几天了。现场,女生偏多。多少能闻出来点女性的文艺气息。评分:6.7。

怎么给影片的主题定义呢?悬疑?恐怖?怀旧?青春?总之,光是影片的名字《黑处有什么》,就让人有了一些想象。

影片以一起芦苇荡里被奸杀的女尸开始,这也是第一条主线。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悬疑的破案片。但是它的确从开始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死尸出现后,骚动就开始了。看热闹的不怕事大的群众,饶有趣味的对尸体本身的指点,对奸杀过程的意淫,对凶手的描述和猜想。侦查科的人员里,男主角(女主角父亲)的出现,是唯一令人温暖的地方。但是领导为了节省胶卷,让男主角少拍几张的对话,让人看了简直滑稽!
男主人公,也就是女主人公的父亲,90年代初典型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责任心,做事儿不含糊,思想保守,脾气还犟。影片中关于这样的人物,往往会给人一种平时不得意,在关键时候能发挥,给人靠谱的感觉。在后面案件从进展不下去到无凭无据乱抓人的气氛上升中,男主人公挨家挨户的询问发廊找寻真相的情景,便是对时代中普通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态度的一种赞扬。
第二条主线,是新旧时代下,女主人公内心的骚动。对两代人的观念的叛逆,对性的懵懂和好奇。影片很具体的刻画出了当时中学女生的内心的各种疑惑并自行寻找答案的过程,由好奇,到偷偷地在字典里查询“强奸”的含义,夜里自己看“女人怀孕”的相关书籍,甚至晚上偷偷观察父母干什么,再到在隔壁一屋子男生观看“爱情片”时,从门缝里偷瞄,用耳朵倾听。结果阴差阳错的被民警抓了个正着,被民警和父亲来了场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些从女孩的角度对寻找“真相”的刻画,和影片整体“凶杀案件”的“真相调查”相呼应,既让人觉得好笑,又让人保持着警觉。

另外学校的宣传广告与流行音乐的对比,那是整个社会和人心对新事物,新思想的一种追求。女主角在课堂上的不露声色,在课堂之外自娱自乐的唱着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说,影片一系列的经典歌曲,加分了。小虎队,齐秦等90年代的星光灿烂的音乐时代,总能让人感到怀念和舒心。
当然,影片并没有一味的宣扬青春气息的个性,反而比较折中,客观。个人觉得这个度把握的很好。当时被“奸杀案”笼罩的氛围下,父亲的提醒和批评是必然的,并没有为了表扬新时代青春的个性,而站在女主角这一边。男主角父亲的破口大骂,是愤怒,更是心疼。后来又温和的问出三个“为什么”问题,都很直白了表现了无论任何时代,父亲对子女的无私的爱。

还有男主角恪尽职守和同事张树林糊弄事儿的讽刺,前者被降职,后者却被评为先进个人。张树林乱抓凶手,不务正事儿的做法,到头来却让自己的女儿遭了秧,还好结尾的明信片,告诉观众死者不是张雪,也算给了给观众一个温暖的结局。

一部悬疑青春剧,之所以可以引起共鸣,在于没有拘泥于主人公个人的青春成长历程,而是通过刻画各个角度的场景,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气息。
黑处有什么,有黑暗,有光亮,有父女的情,有男女的爱。有过去,也有未来。当然,更多的是未知。我们拨开眼前的黑幕,一眼望去,就像结尾处小女孩拨开一望无际的芦苇叶,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去发现,去寻找,追随着这个时代下那一颗骚动的心。
作者 糊涂大仙儿
 
打赏
 
更多>同类要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要闻
点击排行